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电影
导演:张扬
语言:普通话
年代:未知
简介: 在中国摇滚圈中身兼数职的张扬这次以自由摄影师的角色与其好友罗拉一起使用新闻播放级设备拍摄,后期精心剪辑制作、炮制出其DV作品——《后革命时代》。这部拍摄近五年的纪录片如同一部纪录中国当代地下摇滚乐的清明上河图,看似一部中国当代音乐人生存状态的记事本,有同穿越美国六十年代极其相似的后革命心态。那几年间张扬投入全部精力及财力、历尽艰辛,深入地下音乐大本营“树村”与众多乐队及艺人一起工作生活,可谓是零距离接触,当时音乐人们的生存状态及那些不为人知的经历以及曾有的艰辛、欢乐、失落与茫然被一一清晰的记录。后革命时代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尘封了几千年的原始欲望,好不容易到了一个界限模糊的风口,找一个炎热的夏天,约几个渣土的乐队,摇起身子、挥动拳头、砸烂吉他,在弥漫着荷尔蒙气息的屋子里,用音乐用呐喊用暴力用秽语,消解一身暑气、释放一生压抑。镜头、调色、剪辑有种后现代的倾向,剪辑率随节奏而动,可字幕却像人一样非主流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跟吴文光的《流浪北京》一个路子,虽然从直观上不是很喜欢。但很多思考,以摇滚之名,行发泄荷尔蒙之实,不怀疑他们对摇滚乐的爱,但可能他们都没意识到,在摇滚乐的掩藏下面有多少不安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是活力,但也可以是破坏力。如今摇滚乐也被资本收编了,不见得是好事,但也并非一定就是坏事。 < class="com">当年的迷笛还被称作中国伍斯托克,当年的高虎还是那个剃着圆寸喊着再造一个马克思的刺头。骨头不应该被埋在地下,它应该被当成梯子,当成工具。但是种子应该被埋在地下,那样它才会长成一棵树。痛仰终究是长出来了,但是地下依旧有种子在黑暗里汲取养分放肆生长,长成黑发,长成图腾,长成动脉。 < class="com">这这这。。,今天看的卢布廖夫里的流浪艺人,他应该也算摇滚了吧。画质渣的,音响渣的,住200块钱一月的房。。。摇滚真的是属于年轻人的活力。不知道说什么好,现在都听不太来摇滚,上回看到肖全《我们这一代》里窦唯躺在床上冥想,墙上全是他喜欢的明星,屋子里全是磁带和cd,颇为感慨。 < class="com">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群小青年,衣着廉价的衣服,头发花花绿绿,有着自己的信仰,有着自己对于摇滚的独特看法,每个月赚着几百块钱,饥不裹腹,仍然脸上的笑容不打一个褶子的对着世人笑,也许这就叫做幸福,我们吃不饱、穿不暖,但我们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就足够了,人生就是这样容易满足。 < class="com">很真实很有诚意,牛逼到不行。那些勇敢的青年,像烈火一样,他们在树村燃烧,在三里屯大大小小的酒吧里燃烧,在迷笛上燃烧。这帮一无所有的楞头青年,为了理想和梦,义无反顾的选择一条未知的道路,他们游走在地下,游走在社会边缘,在贫困和痛苦中挣扎。他们是野草,他们是斗士。 < class="com">从电影的角度片子拍摄真心没什么好的,剪辑节奏等都较糟。中间那段行为艺术,孤陋寡闻不是很理解。但是,感谢导演和摄影给这段历史,这代人,这个圈子的人做了真诚真实的记录。四颗星给拍这片子的想法,给那些可爱的人们,给那些摇滚乐。\m/ < class="com">不知道咋说很多乐队当时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做的东西是什么不过也有包括木推瓜舌头这种放在现在来看都很牛逼的音乐现在回头看确实挺中二的算是模糊中的一个探索吧也挺真实的形式意义大于内容 < class="com">开头有小索一段峥嵘一个最好和最坏的时代很有意思的一个纪录片还有难以理解的行为艺术和一群边缘化的人嗯摇滚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自己燃(朋克比金属多大家都是很会吃苦的人 < class="com">骨头,不应该被埋在地下,它应该成为梯子,或者工具,或者绳子,但是种子,必须被埋在地下,那样它才会长成一棵树,长成你们需要的火把。摇滚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自己 < class="com">几年前看过的土摇大片儿,好多里头的队儿现在已经是土摇大牌,不过乐手们的生活状况改变也不太大吧,光靠风格音乐养活自己真的不现实,要搞乐队还得有个工作。 < class="com">我一直都记得片子的关于米和钱的那个行为艺术。那些出现在片子里的乐队在现在每一个都能在现场唤起风暴,爱扭机、爱痛仰、爱萨满!虽然当时没有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