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电影
主演:克力文·李托 吉恩·怀尔德 斯利姆·佩金斯 哈维·科曼 玛德莲·卡恩
导演:梅尔·布鲁克斯
语言:英语 犹
年代:未知
简介: 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一座小镇正好位于铁路开发必经之地,新建的铁路预定穿越岩领镇,土地因而暴涨,但这些利益终是镇民的,换成是你会用什么方法赶走居民?是用引来最凶的马贼,还是任命自己人做警长,更异想天开的内容还在后头。一名邪恶的政客海利拉玛为了取得小镇的土地所有权,决定驱逐小镇上的居民。而此时新上任的镇长上岗了,他是美国西部首任黑人镇长巴特,他决定粉碎海利拉玛的阴谋,但是一个黑人镇长,如何让所有的白人居民心服口服地捍卫自己的家园呢?主演:克力文·李托吉恩·怀尔德斯利姆·佩金斯哈维·科曼玛德莲·卡恩梅尔·布鲁克斯,灼热的马鞍/神枪小子电影高清在线观看、迅雷下载。 灼热的马鞍/神枪小子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戏仿西部片的喜/闹剧名作果然名不虚传,从文本内部打破象征建立秩序的西部范式;探讨种族(印第安人放过黑人因为他们更黑)和劳工问题,结尾制片厂大混战讽刺好莱坞体系,展示小镇壳子又坏又大胆;魔术师一样的快枪手,好色无能又卑鄙狡诈的官僚;台词沿袭马克斯兄弟的喜剧风格,打破第四堵墙吐槽超前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美国喜剧大师梅尔·布鲁克斯的早期作品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本片利用喜剧手法讲述美国西部片常用的套路式剧情,但本片还有一个独特的亮点,就是结尾角色们冲破西部片片场,大闹隔壁的歌舞片片场。但这一疯狂、欢脱的桥段没有使本片“翻车”,更没有让故事烂尾,反而让本片进入最精彩的高潮。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9.0/10分。2017.08.03,第一次看。40周年纪念版,修复得挺好的。超级搞笑的西部片,颠覆了我的三观,特别是刚看完镖客三部曲啥的后。。。本片的特别之处是开创了许多颠覆性的拍摄手法。。。简直就是无厘头喜剧的先驱。。。另外,市长的女秘书让我好久都没挪开眼睛。。。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前面感觉特别无聊没劲当时看的时候就感觉这样的喜剧笑点可能只能在当时的语境和时代下才是好玩的有意思的现在再看就会觉得很傻很幼稚还好最后的10min彻底拯救了这部电影也让之前的剧情合情合理通过打破第四堵墙调侃讽刺了当时西部片里失真夸大的剧情和电影制作的流水线工程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在屎屁尿搞笑片里玩情怀,布鲁克斯对电影是真爱。电影非常粗鲁下流,却一点都不讨人厌,因为它更是一部优秀的讽刺剧,而且讽刺得肆无忌惮:种族、政客、两性还有电影本身,表面上极其政治不正确,内核却极其政治正确。其中玩弄画外音和配乐的小段很有趣。【6.5/10】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恶搞西部类型,首先就是将主角换成非裔,由此而来夹杂了种族、政治讽刺与类型俗套的聪明笑料便源源不断地涌出,然后叙事框架也被拿来恶搞,故事中故事外乱成一团,幽默到快在电影院里笑疯了,欣赏这部电影,会不禁让人唏嘘如今的喜剧电影太少是真正动脑筋写出来的。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真的是笑到哭,这部电影集西部片、讽刺好莱坞、反映种族问题、劳工问题于一身已经超级不可思议了,关键是它还巨搞笑,非常多offensive到极点的笑话在今天真是完全没法想象的,唉我好爱70年代,大家都有啥说啥似的。梅尔布鲁克斯是天才这毫无疑问了! < class="com">非常好看。一黑人劳工阴错阳差被派往一平庸小镇做警长,抵抗派他而来的官家铁路大亨对小镇的掠夺式开发。对官商匪一体坏人坏事的讽刺简直是赤裸裸的;更有价值的是脑洞大开的喜剧表现方式,打破第四面墙,从假西部屋打到好莱坞片场,各种基情四射,笑点十足。 < class="com">讲述荒凉的美国西部,一条铁路正在修建中,由于铁路将穿过石脊镇,居民担忧遭袭州长任命史上首位黑人警长巴特保卫小镇/七十年代的西部无厘头片。电影译名很不解,叫神枪小子可男主角根本不是神枪,而是另一个配角!本片号称美国无厘头搞笑开山鼻祖,可以看看 < class="com">【反类型佳片】灼热的马鞍BlazingSaddles(1974)1903年埃德温鲍勃导演的《火车大劫案》标志着西部片的诞生,在经历热情追捧,拙劣模仿之后,梅尔布鲁克斯用影片《灼热的马鞍》进行了无情的嘲讽,使得西部片沉寂二十年后才得以复兴。 < class="com">当今的各种恶搞、解构喜剧玩的都是MontyPython和布鲁克斯玩剩下的,很庆幸我没有读太多关于本片的内容,片中的惊喜层出不穷,比《太空炮弹》紧凑许多,反派招兵买马的段落、反传统的印第安人段落都是我非常喜欢的部分。 < class="com">梅尔布鲁克斯果然是马克思兄弟之后美式无厘头代表,不过各种直击愚昧心脏的嘲讽实际是相当知识分子的,堪称骨灰级影迷恶搞电影的一种爆米花式的开创,结尾大胆到无边无际的戏中戏加穿越把癫狂的想象力发挥到眼花缭乱的程度。
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电影
导演:阿瑟·希勒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 主演:理查德·普赖尔/吉恩·怀尔德/琼·塞弗伦导演:阿瑟·希勒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安德鲁却兹曼AndrewKurtzman/ArneSultan/EarlBarret类型:喜剧/动作/惊悚/犯罪上映时间:1989-05-12 别名:妙趣孖宝/妙眼妙耳闯天下用户标签:喜剧,美国,美国电影,童年回忆,1989,惊险,犯罪,1980s片长:103分钟imdb编号:tt0098282 美国八十年代喜剧片,关于一个聋子和瞎子的故事。中译名是两位好朋友一个是盲人,一个是聋子,生活应该是不方便的;但他们联合起来,共用对方的视力和听觉,竟然可以四处旅行,还破获了一起抢劫案,让人忍俊不禁。 爱听闻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一股浓浓的港片味儿是怎么回事。。。。看得到笑点,但笑不粗来╮(╯▽╰)╭Kevin留这样的小胡子也蛮好看的XDDD哦,盲人就是超人3里卢瑟利用的那个数学天才,以至于他与Kevin一对戏,我就出戏233333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还算不错的喜剧,个别桥段出彩但整体又太幼稚,凯文史派西这酱油打得,还没活动开就挂了,好莱坞这种“好哥们”题材最重要的就是两个主人公之间的互补,这部至少在生理上满足了这一点。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一聋一盲的组合挺有趣,笑料虽老,但奇特的组合带来新意,笑点算的上多。琼·塞弗伦斯很美,很有气质,浴室那段戏真是香艳,露点绝对是福利!凯文史派西当年脸是肿的,好奇怪。。。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个电影,爆笑!一个聋子一个瞎子闹出了好多有趣的故事,记得里面还有女主露点的镜头。。。观影日期970805(3)990123(6)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多年前看过的电影,本来想挖出来给mm看的,复习后发现可惜不适合小朋友,还得等几年。不过复习的时候跟mdd都是大笑不止,值得的。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十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过,乐的停不下来,就是不知道叫啥名,终于重新搜到,重温依然乐死,哈哈哈哈,瞎子开车,聋子指路! < class="com">可以称为演员的自我修养的教科书式表演,将一个瞎子一个聋子正确幽默地演绎出,然而败笔就是故事的逻辑性欠缺。 < class="com">算是比较无厘头喜剧,瞎子和聋子再加上长腿美女的搭配还不错,不过现在这个处处是娱乐的时代看可能有点out了 < class="com">女主太销魂!剧情太狗血!瞎子太萌吐槽帝!聋子太呆萌!一部制作精良的无厘头喜剧!哈哈哈哈哈哈! < class="com">当年非常喜欢的一个电影,爆笑!女主有露点镜头。。970805(3)990123(6) < class="com">强行搞笑的电影我一般都不大喜欢不过这个感觉还不错~耳朵加眼睛的组合~ < class="com">小时候最爱的喜剧片之一,看了好多遍,怀德和普莱尔是王牌搭档!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电影
导演:MarkBussler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 主演:ClaireLitton/吉恩·怀尔导演:MarkBussler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类型:纪录片/历史上映时间:2005 别名: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用户标签:纪录片,美国,主题_纪录片长:USA:116分钟imdb编号:tt0455940 会期:1893年5月1日至10月30日 全称: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 参观者:2750万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前夕,美国人提出要举办一届世博会来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这就是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由来。 本届世博会共售入场券2150万张,免费入场600万人次,故总参观人次达到2750万。其中一般成人券售价50美分,6~12岁儿童入场券售价25美分,对6岁以下儿童实行免费入场。入场人数最多的是1893年10月9日的芝加哥日,有70万人出席参观了当天的庆典和展览。私人照相机可以带入世博园区,但是每天要加收2美元。 行政馆前人流涌动 芝加哥独占鳌头 当年,美国有4个城市向国会申请举办新大陆发现400周年纪念世博会:圣路易斯、芝加哥、纽约和华盛顿。1890年代,芝加哥的发展势头非常引人注目。每天进出芝加哥的火车达到850辆,并拥有3所大学、465个教堂、1400家旅馆、1个交响乐团、24家日报社,还有煤气灯光照明的大街,并且所有高层建筑已经安装了电梯。 在国会听证会上,4个城市竞争激烈。芝加哥商界早早就筹集了500万美元作为世博会资金,表明了芝加哥的信心和决心。芝加哥的代表们强调了自身的优点,列举了如下事实:芝加哥是铁路枢纽和西部的商业中心,所选会址面积很大且交通方便,充足的旅馆和舒适的住所足以容纳数以万计的游客。人们的捐赠仍在增加,捐赠人数达到了25000人。芝加哥被9个州包围在中央,是商品的集散地。这个地区的面积仅占全国的13%,而人口却达到全国人口的35%,铁路里程数是全国的37%,谷类作物产量占到55%。在1889年,芝加哥的公路和铁路共运输了2亿人口,每天达到55万。1889年芝加哥的港口的船只超过22000艘,总吞吐量达到890万吨,而且这还不算运河船只。 经过几轮投票,1890年2月24日,众议院选择了芝加哥。当时芝加哥获157票,纽约获107票,圣路易斯获25票,华盛顿获18票,于是芝加哥最终获得举办权。1890年4月25日,国会宣布在芝加哥举办一届包括艺术、制造业、商业、园艺、矿业和海洋产业的世博会。3天后,美国总统本杰明·哈里森批准了提案。 矿业馆 世博园区美轮美奂 本届世博会选址在杰克逊公园,它位于密歇根湖畔,占地278公顷。在设计中,杰克逊公园被分成了3部分:第一部分是荣誉广场,位于公园的最南部,以格兰德·贝森(GrandBasin)为中心,主要展厅分列两侧,包括制造业产品和工艺品馆、电力馆、行政馆、机械馆和农业馆;第二部分位于荣誉广场的西北面,以环礁湖和丛林小岛为中心,主要展厅包括美术馆、交通馆、园艺馆、渔业馆、矿物馆、妇女馆,以及美国的州馆和参展国国家馆;第三部分是大道公园,从妇女馆附近向西一直延伸1.5公里。 园区整体设计依托水体,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会场中央位置地势较低,是在公园原有盆地的基础上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挖掘出来的,主要展馆对称分布在周围。另外,还有一条宽阔的人工河延伸到荣誉广场的南北两面。水上交通十分方便,组织者专门从威尼斯购入大量小艇,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在各展馆之间穿梭。延伸到会场周围的高架铁路和几条移动人行道使人们可以轻松到达会场的其他地方。 妇女馆 荣誉广场的5座巨大展馆都漆成耀眼的白色,装饰精美,飞檐等高,被称为白城。行政馆内有各种文本材料和雕塑作品,从哥伦布时代到当代按时间顺序排列,向人们展示北美几百年来所取得的进步。制造和工艺品馆长1687英尺,宽787英尺,高125英尺,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建筑。当时有人测算,这座庞大的建筑里可以为5000人建造1000座小别墅,而且都不会显得过分拥挤,其灵感来自于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机械大厅。在1892年10月举行的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制造业产品和工艺品馆容纳了10万人。交通馆和美术馆坐落在荣誉广场的北面,交通馆有一扇金色门楼,与世博会整体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格格不入。美术馆高125英尺,穹隆顶上是巨大的胜利女神雕像(wingedvictory)。在世博会的所有建筑中,只有美术馆是砖石的实体墙,这是为保护珍贵艺术品而进行的防火设计,这也是唯一一座打算在世博会结束后继续利用的场馆。 除美术馆外,所有展馆的外表都是由灰泥浆、水泥和黄麻纤维混合后附着在木质结构的骨架上而形成的。建筑师认为:“尽管钢铁构架的真实力量和它们虚假外表的对比非常明显,但是通过使用棍棒等材料所构成的宏大规模将会给我们高贵而古老的设计增添和谐。”这种结构经久耐用,物美价廉,但也留下了火灾隐患。 当然,批评声也不绝于耳,很多人指责建筑设计上的目光短浅,劳师动众却仅仅是为了世博会期间的一个夏天,而没有打算将这些建筑长久保存下去。另一些人提到,这些建筑的外表并非货真价实,用一些代替材料和木材涂上灰泥浆来代替大理石墙体,其结果不过是制造了一些伪劣品。 参展国国家馆 记忆深处的经典美味 安泽勒姆·布里莱特·斯瓦林(AnthelmeBrillat-Svarin)曾经说过:“发现一种新食品,对于人类的福祉,其作用甚于发现一颗新星。”那么,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带给人们的是“一串新星”。 ●琥珀爆米花 第一种具有独特口味的琥珀爆米花(Cracker-Jack),是律克海姆(F.W.Rueckheim)在1893年芝加哥会上推出的。当时律克海姆(F.W.Rueckheim)的弟弟刘易斯(LouisRueckheim)发现了防止蜜糖粘到爆米花上的办法。这个秘方今天还在使用,而且至今仍是个秘密。琥珀爆米花是用一种特别的、红罂粟般颜色的玉米加工而成的,这种玉米最早由美国印地安人在公元800年左右杂交而成。某些新英格兰的部族曾把这种玉米涂上一层枫糖浆。琥珀爆米花的热销激活了律克海姆兄弟的公司。刘易斯在1896年对推销员推销这产品时,大声喊道:“这就是Cracker-Jack!”于是,Cracker-Jack成了这种美味爆米花的商标。1908年,Cracker-Jack被一首名为《带我去参加棒球赛》的流行歌曲唱成了不朽,因为那歌里曾反复唱道:“给我买点儿花生和Cracker-Jack。” 1912年,琥珀爆米花提出了“每个人都有奖品”的口号,当时每件玩具的包装盒里都装着Cracker-Jack。1918年,动画明星大力水手杰克和他那叫BINGO的狗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Cracker-Jack包装盒上,只是杰克的脸被换成了律克海姆的小孙子罗伯特(Robert)。后来,总部在俄亥俄州首府的一家公司购买了Cracker-Jack公司。菲多利(Frito-Lay)食品公司在1997年购买了Cracker-Jack的商标权。 如今,琥珀爆米花(Cracker-Jack)是美国菲多利(Frito-Lay)食品公司的食品系列之一,这种零食在学校的小店、平常的市场里都有,在棒球赛场上和花生、热狗一样常见,也是美国流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展国国家馆 ●蓝带啤酒 贝斯特啤酒(Pabstbeer)曾在1876年展览会上和1878年巴黎的世界交易会上获金奖;而在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获得最高奖,并且被称为“蓝带啤酒”。 19世纪80年代,瓶装啤酒还处在面市初期,大多数产品遭遇变味的难题。贝斯特啤酒公司找到了症结所在,是贮藏条件不佳和白天的慢速运输导致啤酒变质。他们通过使用高纯度的优质原料,选择质地坚实的瓶子灌装贮存。他们将这种精心酿造的瓶装啤酒称作“精选啤酒”,贝斯特啤酒厂根据一种新的包装创意,在其瓶颈上系一蓝色丝绸带作为标志。没想到这一小小的扎带装饰竟产生了神奇的效果,系着蓝色绸带的啤酒,在美国市场上大受欢迎。到1892年,系蓝带的“精选啤酒”变得异常流行,以致公司每年要买300000码以上的蓝绸带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人们似乎忘记了“贝斯特啤酒”这个一直沿用的名称,都亲切地叫着“蓝带啤酒”,这就是蓝带啤酒的由来。1895年,贝斯特啤酒公司决定将“蓝带”一词加印在“精选啤酒”的商标上,1898年“蓝带啤酒”正式登记注册。从此,“蓝带啤酒”便畅销世界,历经百余年而不衰。 妇女馆内的婴儿室 ●麦片 19世纪90年代,凯洛格家族两兄弟致力于谷类原料食品的开发。哥哥约翰·哈维·凯洛格(JohnHarveyKellogg)是一所健康疗养所的主管,弟弟威尔·基思·凯洛格(WillKeithKellogg)是疗养所的业务经理。疗养所强调健康生活,控制病人的饮食,因此兄弟俩发明了不少以谷类为原料的食品。一天,疗养所为病人准备了一些麦类食品,做好后因为搁置而错过了大家的用餐时间,所以他们决定把做好的麦类食品用磙子轧,就像他们平时做面片那样。令人惊奇的是,轧出来的不是平常的宽大面片,而是薄薄的小片片。兄弟俩烘烤了这些小片片,亲自尝了一下,清香润滑的口感使他们意识到发现了一种新的、好吃的麦片。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凯洛格兄弟开始是提供参观者免费品尝这种美味而有健康概念的麦片食品,很快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当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创造了一项全新的行业。从此,麦片粥走进了美国人的早餐,而“凯洛格牌”麦片一直销售至今。 ●箭牌口香糖 1891年春,29岁的小威廉·瑞格理(WilliamWrigleyJr)怀揣32美元从美国费城来到了芝加哥。瑞格理先生在芝加哥的创业历程,是从经销“瑞格理牌”香皂开始的。他给商家派送苏打粉之类的赠品作为额外的促销手段。很快地,苏打粉比起香皂来更加俏销,他就当机立断地做起了苏打粉买卖。1892年开始,瑞格理先生每卖一罐苏打粉给商家附赠两条口香糖。这个赠品计划获得了极大成功。作为赠品的口香糖比起主销产品来显得更具潜力。 瑞格理先生认定口香糖这一产品具有他所苦苦寻觅的商机,芝加哥世博会成就了他的梦想。1893年他推出了“黄箭”口香糖,受到芝加哥世博会参观者的青睐。1893年底“白箭”也次第推出,嚼着箭牌口香糖几乎成为一种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