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战争电影
主演:谢尔盖·扎尔科夫 伊凡·巴塔列夫 奥列格·加亚诺夫 亚历山大·布哈罗夫
导演:伊戈尔·科皮洛夫
语言:俄语
年代:未知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苏联红军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勒热夫一线争夺德军据守的“勒热夫突出部”。 < class="comment">《勒热夫战役电影网友评论》 < class="com">虽然看得资源字幕和声音严重不同步,导致我几乎全程静音看完的,但依旧不影响我对这部电影的喜欢。电影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更是将一群战士拍得有血有肉。无论是面对敌人时的恐惧,还是等待增援迟迟不到的绝望,以及面对内务部官员蛮横检查时的愤怒和无语...都展现的非常好。除了对战士们英勇奋战,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尊崇,影片也对苏联的内部清洗斗争做了讽刺,即使在战时依旧不忘搞政治审查,“苏维埃政权又何时相信过人民”“从来没有”,真的很让浴血奋战的战士寒心。好在战场这座血与火铸成的熔炉,会把一切不好的杂质去除,最终让人性的光辉闪现留存。影片最后的字幕没翻译,不知道最后的结局如何,但想来一定很惨烈震撼。有时战略需要真的只能牺牲战士的生命,愿祖国母亲永远记得你们。 < class="com">从苏联的视角来看二战战争仍然是残酷而泯灭人性的无论政权交替总有士兵拼劲全力保家卫国牺牲在所不惜他们其实没有政治的思想只是最纯粹的一片家国情怀但是当政党在战争里用政治包装与裹挟士兵的行为和思想时这种就是一把双刃剑了善意的初心可以激发士兵的作战斗志充实个人政治信仰而恶意的揣测只会造成人民与政党的背离只会将民心和信任向更远的方向推离就好比片中士兵的那句话“苏维埃政权又什么时候相信过人民?从来没有过。”这句话可能说透了苏联红军每个士兵的心底他们挡得住德军轮番的猛烈进攻却挡不住来自政治与人心的洪水猛兽 < class="com">1.““苏维埃什么时候相信过人民?”(电影台词)2.斯大林肃清时期,据苏联方面统计的数字:5个元帅中3个被杀,5个一级集团军司令员中3个被杀,10个二级集团军司令员全部被杀,57个军长中50个被杀,186个师长中154个被杀,16个一级和二级集团军政治委员全部被杀,28个军政委中25个被杀,64个师政委中58个被杀,456个上校中401个被杀。被害者超过1500万(源自baidu百科)----西方世界认为斯大林和***是法西斯主义是有道理的。 < class="com">7.5分。导演选取了整个战役中一个小片段切入,风格让我想起了集结号~~~开场的战斗场面不错,中段守村庄有点光环附体了。指导员的角色设计得不错。想想如今苏联的功绩已经被欧美忘记了也真是挺让人唏嘘的,希望我们能够记住吧。 < class="com">战争场面较小规模的战争电影,与勒热夫战役题材而言仅仅一个小村庄的争夺战而已,前十五分钟战斗场面拍的火爆,后面就弱了许多,掺合了意识形态之争以及为了整体战略而牺牲部分战队的人性之斗,总体而言这部题材宏大的电影不算成功。 < class="com">难得的精彩的战争电影。俄罗斯拍摄二战电影,可以真实地没有顾忌地展示苏共在军队中的政治作为的荒谬和可耻,之前在《女狙击手》中也有类似的表现。翻译的片名中增加的”战役“两字使得这个片子的内容有些名不副实。 < class="com">勒热夫战役改变了斯大林格勒的局势,是苏联反击战的前沿,放眼更远对二战也有很大的影响。这部电影没有神话苏维埃的地位,甚至还带着批判,但也反映了战争的无情残忍。这不是游戏,要取得胜利就必定要付出代价。 < class="com">战斗民族出品的二战电影,除了战争场面的最大还原,还折射了斯大林政权的集权制度下,左翼形式主义分子对捍卫家园的战士们人权的践踏。一个村庄,地图上一个重要的点,或终结了年轻的生命,或留下毕生的阴影。 < class="com">此片在IMDB5.3分。听豆友的劝,只看了最精彩的前10分钟。开篇想学《大兵瑞恩》的抢滩战再展开故事,但没学会。只有老苏联片的战争残酷场面,却显得极为假而空洞。俄罗斯的电影不太行。 < class="com">角色形象和性格的塑造可以说是非常多元:从党员到非党员,从司令官到普通士兵,从思想工作员到素卡,从信仰者到多民族士兵(如乌克兰族),摆脱了一般士兵的刻板化描写。 < class="com">开头的那场战斗拍得不错,老毛子挺敢拍的,战争的残酷一览无遗。中间节奏突然慢下来了,又有点像中国的电影,讲政治去了。#20200611 < class="com">展现了当时苏军士兵真实的战争状态,怕死,缺乏信心,但又不得不去抵抗,去为了保护国家而献身,在危难面前,有时弱小的人瞬间可以变得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