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电影
主演:周迅 彭于晏 霍建华 叶德娴 郭涛 春夏 黄志忠 蒋雯丽 梁家辉 王菀
导演:许鞍华
语言:汉语普通话
年代:未知
简介: 主演:周迅/彭于晏/霍建华/叶德娴/郭涛/春夏/黄志忠/蒋雯丽/梁家辉/王菀之/吕良伟/鲍起静/李灿森/梁文道/张兆辉/冯淬帆/苑琼丹/唐宁/卢巧音/许鞍华/永濑正敏/森田凉花/廖骏雄/何华超/蔡瀚亿/欧锦棠/熊欣欣/吴岱 导演:许鞍华 语言:汉语普通话 地区:中国大陆 编剧:何冀平 类型:剧情/历史/战争 上映时间:2017-07-01(中国大陆)/2017-06-18(上海电影节) 别名:OurTimeWillCome 用户标签:香港,历史,文艺,抗日,战争,2017,剧情,中国大陆 片长:133分钟 imdb编号:tt7075594 故事发生在1940年代的香港,妙龄少女方兰(周迅饰)和母亲(叶德娴饰)一起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两人将家中的二楼租住给了作家茅盾(郭涛饰)和其太太孔德沚(蒋雯丽饰)。方兰十分热爱矛盾的文字,在其中感受到了火热的革命热情和澎湃的民族气节,然而对于身边动荡的时局和紧张的政治氛围,方兰却知之甚少。 刘锦进(彭于晏饰)是拥有着矫健身手的进步青年,受组织委托,他负责护送滞留在香港的一批重要文人返回大陆,茅盾一家人便在名单之列。在误打误撞之中,方兰被卷入了这一危险的行动之中,并在刘锦进的建议和鼓励之下,加入了革命队伍之中去,母女两人因此被卷入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提名)许鞍华 明月几时有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霍建华演戏总是说好却很假,说假却还总很努力,回去怕偶像剧吧。年代的事送给年代的人看,也告诉后人,和平不易,珍惜并维护。你问我谁是主角,我说这像是群戏,虽然把握不住这个片子要表达的节奏,但选题以及梁家辉那个角色的设定也定是导演的初心。某一刻其实和最近上的无问西东很像,代代传承,我们所经历所接受的,使我们长大成人,不论多平凡,都会将生命延续下去。周迅和章子怡这样的女星,演角设年轻风华的时候觉得很夸张,一旦演落魄,细节表演就很有演技了。本能变成经典,但不知道哪里不对,就无意间看着看着就变成了一锅夹生饭。其实是很有质感的片子,尤其喜欢结尾。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从结构上看第一出掩护文人撤退的戏绝对冗长了,它的作用仅仅是刘方二人交汇、方投身抗战的引子。这样占用篇幅导致牺牲的是其他角色的内容量,春夏、卢巧音等人的角色顿显突兀(就只需要这里有这样一个角色的感觉),郭涛、李灿森、Ivana们那样角色才适合群像处理。本片的几幕构图颇有讲究,靠升格摄影和离别情绪带来的文艺感远胜于尴尬的古诗词乱入。永濑正敏和霍建华的对手戏放这里违和,不如拿出去单拍。叙事上是举重若轻的,说实话我也从没想过许导会去拍约翰兰博,一出“不救”的戏在本片语境里十分精髓贴切。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明月几时有》没有太多英雄主义的色彩,刘黑仔这个角色,用现在的话说叫做酷,幽默机智,游刃有余。没有通过冲突强烈的情节设置,去突出他舍己救人也好牺牲奉献也好的英雄色彩。毕竟,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当时的香港抗战就是这样的状态。可能对我们来说有些寡淡,没有那种惊心动魄的谍战、排山倒海的血战,不过这种“寡淡”之下依然是紧张危险的英勇行为。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在我眼中许鞍华的风格其实是多变的,所以当年看完《黄金时代》后就默默期望不要继续。所以……很不幸……这部命题强烈的电影完全是由着那部的惯性来的。确实是浪费周迅了,与其说是主角不如说是过于零散的情节的串联者,而且串联失败,根本没去塑造。不过叶德娴和鲍起静同框的一瞬间还是很感动。7.3。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觉得并没有评论说的那么不堪,大部分演员的演技都很在线,梁家辉尤其出彩,彭于晏也很惊喜,迅哥少了点灵性但演技还是在的,就是娓娓道来了一个故事罢了,的确是有些人物对剧情推进没有作用,但这就是一个那个年代的众生相啊,有的人就是如过客一般,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被诉说的价值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3.5说实话一开始没怎么看的下去,从迅哥儿背书的时候才开始慢慢进入到这个作品中。迅哥儿果然好演员,引人入戏。其他几个戏骨也好棒,但是hjh不知怎的特别让人出戏...还有后面剧情感觉有些乱,给人想说得多但是没表达出来的感觉。*感觉在危难时刻女性的坚韧品格特别容易爆发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书写那些为明月可掇付出的青春。首段节奏明快,却是为了引出真正的主角-最平凡的民众,无国家民族、无血仇恨泪,但他们的青春和鲜血在时代的命途下自然挥洒,轻快如诗,恰似任何一个时代的青年,终又风流云散,转眼沧海桑田,时代里的人,已去犹在。桃姐演技无与伦比,太抢戏了。 < class="com">也许许导是想讲像她那几部片里一样的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可惜身手矫健的彭于晏,一表人才的霍建华让人不能有丝毫的代入感。这么看周迅母子倒合格了,但最致命是的周迅实在不能颠覆我们所认知的少女形象。而那批文人没有烘托出历史的风云变幻,更像是鸡肋。 < class="com">看五分钟就知道这片好不到哪里去了,台词太生硬,人物标签化,也浪费了牛逼的配乐,原来许鞍华也能把抗战题材拍成童话。(彭于晏宴席杀汉奸的戏取自《夜谭十记》,直接生搬,怪不得那么突兀和多余)感觉许鞍华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冲动拍这个题材,很勉为其难 < class="com">周迅知道她妈妈被捕之后和霍建华聊天的时候其实一直强忍着霍建华和日本人聊天的时候点剧名了看完了发现不知道主要讲谁讲些什么虽然阵容挺强大,不过每个演员感觉都是正常发挥没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很碎...阵容导演4星吧就不三星了 < class="com">不同的古今,相同的香港。许鞍华的电影依然细腻,去政治化的都市传说还可以接受,彭于晏有几场戏很酷炫,叶德娴像主角,梁家辉演的好,其他人面瘫,尤其霍建华,我帅我可以没表情,唯我独尊,天下霸唱。对于抗日,中华儿女永远的共鸣。 < class="com">“环境会改变人,也不是所有人像现在这样”、“你以前连兔子都不敢杀,现在居然要去杀日本人”,在那样的年代各种热血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而奉献,电影很多人物线条出现得很没必要,但是这个题材的电影怎样我都舍不得打底分
备注:已完结
类型:综艺
主演:梁文道
导演:谢徽
语言:国语
年代:未知
简介:梁文道主持的电视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停播曾引发关注,而日前,梁文道推出一档网络文化视频节目《一千零一夜》,将在5月上线。 据介绍,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力图呈现“行走”的读书节目,“只有晚上,只在街头,只读经典”,梁文道将在节目中与观众分享他对经典的理解。 对于传统的 电视台读书、文化类节目是否面临困境,比如《开卷八分钟》的停播,梁文道说道,全球出版界所出的书类的总量是在增加的。当大家都预言书要完蛋了,为什么书的印量还增加?而且阅读人口没有减少,只是换了媒体。他相信电视台或者电台做读书节目之所以有难度,恰恰是旧媒体的问题。电视台是大众传播,比如晚上9点多播一个节目,你怎么保证当时那一刻全国要看读书节目的人都会在那儿准时地去看它?不太可能。也许新媒体会找到不同的方向。互联网比较有可能聚焦,更窄众地黏着一群想看书、想了解读书的,而且又想看节目的一群人。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电影
主演:佐藤康夫 小凑昭尚 蔡鸿文 徐浩鹏 海山 三桥贵风 星梵竹 三冢幸彦
导演:聿馨
语言:汉语普通
年代:未知
简介: 本片通过记录中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尺八演奏家,制管师,学习者的生活,去见证在尺八之路上行走着的人们,通过他们不同阶段的经历与思考,折射出来古老的尺八在当下的困境与希望,也通过尺八去映照出每个人对生活,生命,世界的认知与感悟。尺八,由竹子根部制成的管状乐器,因管长一尺八寸得名。尺八源于中国,在南宋时期传至日本发展至今,成为日本传统乐器的代表;而在中国,尺八却日渐式微。20世纪末期,随着中日民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尺八重新回到中国人的视野。 尺八·一声一世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音是人的表达,乐是神的呼吸。题材好,节奏好。由浅入深,浅可以欣赏音乐,深有有形而上的哲学。不乏味无聊,作为纪录片很难得。最有感触的莫过于“一音成佛”:一个音的结束,下一个音的开始之间,就是乐的呼吸。只有把乐的呼吸表达出来,它才能让人不知道为何,但是感动。它能表达出人仰望蓝天,对浩渺宇宙,对无限未知的敬畏;它能入地,和逝者交流,让我们仍可以在老人的怀里撒娇、哭泣;它能传情,如同佛祖拈花,你可会心一笑。音是人的表达,乐器辅助我们延伸;乐是神的呼吸,“一音成佛”,通过这面镜子,我们看到自己。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是也乎,( ̄▽ ̄)B站立功了...非常NHK完全想象不出中国能拍出这种格调的纪录片,不吹不悲,仅仅是认真的记录一件事儿在人类范畴以内各种真实切片...因为记录对象是乐器,所以,背景音乐很少...当然,最没想到的是世界尺八大师居然是名美国老头儿...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以后,CCAV的纪录片除了一带一路之类的,其它都可以期待B站新导演们的了...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我非常赞同热评中Sadeli的看法,文化本来就是供人体会欣赏的,它的姿态应该是亲民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日本人做事认真专注值得赞赏,但是刻意去把一些事神化,动不动就寿司神米饭仙什么的,打造一种高不可攀的品牌效应,着实令人齿冷。反倒是徐浩鹏和美国人海山摒去了文化归属的杂念,真正地以热爱让情怀落地。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听了火影的主题曲才知道尺八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始于唐代不久在日本失传,南宋时日本一僧人在杭州护国仁王寺习禅,同时学会尺八技艺并重新传入日本,故将护国仁王寺(现在只有遗址)称为“尺八祖庭”,而尺八的制作也漫长,选取竹子根部,经五年晒干,截取“一尺八寸”……这或许就是尺八名称的由来吧。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在拥有一流资源的前提下却没有找到良好的切入点,各种无关人士入镜,各种自拍,各种录像,仿佛是网红打卡一般的饭局场景...还有剧组能不能不要问那么白痴的问题...想到了之前油管上影评人的一段话,如果一部电影里的各种内涵观众都无法理解,那么这部电影只能算是导演的自high。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浮皮潦草,出场人物一个也没立住,以至于除了海山(可能个人文化性格原因),其他人分为让人烦,不讨喜,恶心三类。都在假大空。导演再一个半小时里一直没有找到说好尺八应该从哪入手。——如果想拍好,这种题材只有央妈能驾驭,把这话搁这全世界都别动。给三星完全是因为喜爱这题材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优秀的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这些方面在我们社会真是太缺失了,听到这些音乐确实很震撼,有一种空灵的感觉,而且对有的人来说确实真的是一生一世的影响,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感受这种声音,中国的声音…… < class="com">最早是听藤原道山的曲子里出现尺八,总感觉这个音色会制造出一种幻境,有悲凉也有希望。所以听到片中佐藤康夫说“一音成佛”格外触动,就是一瞬即永恒的空灵感,也是日本禅意与化境的表达。 < class="com">尺八的音乐令人着迷,抛开这个层面来看,日本人在回答问题上谦虚的态度和匠人精神凸显更多,镜头捕捉的自然风景,美,却与音乐未能融合,“一音成佛”,整体来看影片处理真心一般 < class="com">借尺八,尺八的乐,演奏尺八的音乐家来表达一些人生之感。但私以为真的没必要一定强调中国的尺八缺失,大方承认是日本的文化也未尝不可,就像扬琴也变成了中国的古典乐器。 < class="com">尺八对于真正热爱它的人来说,是一世一声一世很可惜没有发掘更多关于尺八,关于音乐的内容配乐都很好听,现在民族乐器不流行还是单乐器独奏很难让普通人“燃起来” < class="com">让我回想起在留学的时候,教经济学的山本先生曾吹奏过尺八给我们听,他的夫人奏琴合鸣,七八十的山本老头吹起尺八来,不知道是他吹出了张力,还是尺八给了他张力
备注:已完结
类型:纪录片
主演:窦文涛 马家辉 马未都 蒋方舟 李玫瑾 陈鲁豫 许子东 梁文道 韩庚
导演:苏雷
语言:汉语普通话
年代:未知
简介: 20180427第二十四集失恋:失恋是一种病?20180424第二十三集跳槽:跳槽季越跳越迷茫?20180420第二十二集选书:读什么书成什么人?20180417第二十一集细节:魔鬼藏在细节里20180413第二十集艺考:“你的梦想是什么?”20180410第十九集低欲:小小的确定的幸福20180406第十八集看戏:看门道与看热闹20180403第十七集鲜肉:这是好词还是坏词?20180330第十六集抄袭:侵权这事怎么断?20180327第十五集求知:眼花缭乱知识控20180323第十四集规则:你怎么理解规则?20180320第十三集逆商:如何面对逆境?20180316第十二集供养:谁养谁?亲密关系的背后20180313第十一集烂片:怎样算烂?为何会烂?20180309第十集成就:你有成就吗?20180306第九集演员:演员是怎样一种生物?20180302第八集怀旧:青春时光真的美吗?20180227第七集母亲:你与妈妈的相处模式?20180213第六集亲戚:过年需要亲戚吗?20180209第五集佛系:你真的“无所谓吗”?20180206第四集爱哭:何时你变得爱哭了?20180202第三集渣男:如何一眼识别渣男?20180130第二集界限:社交时代有没有男女之防?20180126第一集人设:粉丝时代人设属于谁
备注:已完结
类型:综艺
导演:内详
语言:普通话
年代:未知
简介:锵锵三人行由主持人窦文涛与两岸三地传媒界之精英名嘴,一起针对每日热门新闻事件进行研究,并各抒己见,但却又不属于追求问题答案的「正论」,而是「俗人闲话」,一派「多少天下事,尽付笑谈中」的豪情,达至融汇信息传播,制造乐趣与辨析事理三大元素于一身的目的。看似“平衡一下”的“滑头话”,其实是窦文涛引导嘉宾发表具个人色彩的大胆言论,营造日常聊天的形态、谈笑风生的气氛,力求轻松、惹笑。评论认为:「节目定位高明,观众听着有意思,节目氛围真诚而有智慧,是节目成功关键之一。节目历久弥新,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八年来秉承平民视角的清谈态度,深入透彻,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人文价值取向。」 主持人与两位嘉宾宛如三友闲聚,企求回归即兴聊天本色,坦诚相见,大胆言论。在谈笑风生的气氛中以个性化的表达,关注时事资讯,传递民间话语,交流自由观点,呈现生活体验,不掩真实性情,分享聊天趣味。 窦文涛说:「我只是个真正的实用主义者。真正的实用主义者没有虚荣心,因为他知道那是虚的,很多东西要让我有实际的感受才行。比方说像我们这种靠名气吃饭的人,连名气都不是越多越好。一个人只要不骄不躁就能看到这个事实。」他有天马行空的活跃思维,引起观众兴趣和注意的是他丰富的“非语言符号”。 有个性、有特色、有阅历,正是杰出主持人窦文涛的个性魅力。 窦文涛以3.2亿人民币的品牌价值名列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的排行榜上。锵锵三人行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锵锵三人行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04-05始看断续着看。苏格拉底精神使然的节目~王朔去后始事多了?就像搬个椅子坐在桌旁,静静听三个朋友聊天,除了不能说话,和在客厅或咖啡馆与知己聊天没任何区别。现代话剧有一种观众可以身入其中的剧,观众可走上舞台演员就在身边表演,《锵锵三人行》营造出的亲近感和代入感与这种参与式话剧相当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一点开主演后面那个“更多”,弹开的那么长长长长的曾经参与过的嘉宾名单,甚为感慨。这节目走过了多少年啊,把窦文涛从青年才俊锤炼成现在谈话节目张弛有度的深厚功力。当年第一年在上海租的第一个10平米的小屋里头住着时,最迷这节目。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终于可以把节目状态改为“看过”,第一次因为“看过”而“难过”。很荣幸有这样的作品伴随成长,盼着听人聊天扯淡的日子是多么的愉快。1998年4月1日------2017年9月11。面对的未来,但愿后会有期。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它,曾经是一个窗口。类似台湾的《康熙来了》,很多时候算是探寻一些新的思考角度,佐餐或者受益某种启发,虽然并没有期期都看,但很多新认识足够拓展自己原来的边界的。感谢遇见。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其实我之前一直不知道这个节目,是从最近停播才开始知道,找了找才发现已经下架了,于是从圆桌派开始看,wow,发现新世界,以后又有综艺可看了。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第一次用心完整地看完一集锵锵应该是2010年的时候了,一直到现在,我但凡有点碎片的时间都会翻出一两集来看。现在居然给我停了。。。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说实话第一次看到窦文涛还不是凤凰的节目,而是四年级某个下午打开央视财经频道CCTV2他的一档节目«滔滔不绝»后来就没了.... < class="com">曾经以为可以一直看,谁知转眼就看过。消磨了许多时间;因此邀许老师上过节目还送他坐副驾;甚至买了马老师的书哈哈哈 < class="com">吃饭听,跑步听,无聊听,休息听,聊解寂寞,也收获颇多。感谢B站整理的u 主和整理往期网盘资源的网友,感谢。 < class="com">窦文涛的有些态度,不太喜欢。许多嘉宾都从中产甚至是富人阶级的视角去悲悯、批判大众,让人感觉到虚伪和空洞。 < class="com">培养出几位电视学者,就是那类知名度极高,但又不知道他有什么作品,做出了什么成绩,有什么贡献的三不知学者。 < class="com">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闲聊,扯淡,各抒己见,笑谈天下风云事。〔补记〕━〔综艺〕━〔C〕━〔佳作〕
备注:已完结
类型:综艺
主演:周迅 姚晨 喻恩泰 归亚蕾 李立群 明道 何冰 张丰毅 赵立新 杨立新
导演:关正文
语言:汉语普通话
年代:未知
简介: 主演:周迅/姚晨/喻恩泰/归亚蕾/李立群/明道/何冰/张丰毅/赵立新/杨立新/姬他/于和伟/孙冕/徐涛/吴刚/黄志忠/梁文道/许子东/史航/蒋方导演:关正文语言:汉语普通话地区:中国大陆编剧:类型:脱口秀上映时间: 别名:LettersAlive用户标签:书信,文化,综艺,文艺,治愈,汉字,2017,文学片长:imdb编号: 由企鹅影视、黑龙江卫视、实力文化联合出品的《见字如面》第二季将于9月12日在腾讯视频和黑龙江卫视上线,腾讯视频全网独播。作为全屏首档大型季播朗读节目,《见字如面》第二季延续第一季的良好口碑,继续邀请诸多重量级明星倾情加盟。除何冰、归亚蕾惊喜回归外,周迅、张丰毅、姚晨、喻恩泰等也加入《见字如面》第二季的明星队伍里。第二季还采用了主题编排的形式,十二期节目各有自己的主题,分别关涉生死抉择、众生世相、爱恨情仇、忠义背叛和读书成长等。新晋加盟的周迅、姚晨将带着对生命的感悟朗读天地冷暖,张丰毅、吴刚、李立群将凭借阅历打磨朗读俗世人心,喻恩泰、夏雨、佟大为将抚着岁月纹理朗读众生甜苦。 见字如面第二季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书信是最纯粹的文学表达方式,感觉看这种节目其实也是全程无尿点,书信以当事人的口吻给出更感性的胸臆,特邀嘉宾又从旁观者的角度给出理性的判断,挺有收获的。改变了对吴三桂的看法······节目组挺认真的,能够很用心的挖掘书信、并分门别类,这些书信都是难能可贵的材料,挺喜欢梁文道,知识储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我对《见字如面》这样的朗读节目有一种很深的怀疑。我不介意用朗诵的方式帮助观众仔细体会信札这样的平时不会专门去看的文体,捡起一些历史和人的不常见侧面。但是朗读这种形式本来就容易矫情,好像化妆过度,而且都是找一些演员来读,表演意味更浓,齁死人。每一次过度消费都是对情感和思考的一次破坏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超级超级喜欢赵立新,归亚蕾,徐涛,何冰,李立群这些实力派朗读者。这一期的朗读者确实是添加了很多广告,但是其实还是很良心的一个综艺。但是解读嘉宾我还是喜欢许子东和杨雨老师,梁文道老师也挺好。但是很不喜欢蒋方舟,很喜欢打断别人的话,而且说话底蕴还是不够,觉得还是需要年龄跟阅历。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画完妆,应小伙伴相邀本是要出门的,一不小心看完了这期节目,我想我应该去洗把脸了,太虐心!听完琼瑶给儿子儿媳的信,听完李真写给妈妈的信,我终于理解了那天在急诊室里遇见的那位嚎啕嘶吼的女孩,她一直叨念着,哭求着对她的家人说,她好痛苦,她想要走,不想要再继续治疗了~~??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一期一个主题这个思路很好,嘉宾阵容比第一季也更强了,徐涛老师作为现场主持也完全称职,许子东和梁文道两位老师看起来更和谐,嘉宾读信也都很走心。但我要扣掉的一星是因为,为什么第一期就要安排生死这么沉重的主题?放到后面不好么?非得用嘉宾和观众的泪水宣告王者归来么?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人本就是情感丰沛的动物,选取书信这种方式是提纯。我喜欢书信这种交流形式,自带着庄重,迫使人不得不整理思绪,掏出隐秘的心思。也喜欢读信这种形式,嘉宾们读得也都个个合适、句句适宜,现在人们需要以一个节目来让自己感受本身就包围在自己身边的情感,有些悲哀。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这一季要比第一季更好了,增加了信件的来源,可以帮助听者了解背景;读完信后的解说,也比第一季好很多,看到道长梁文道了,主持人在换成窦文涛,那就更好了。唯一不足的是,解说时旁边坐的人,有点尴尬,感觉就是坐着啥事也没干。 < class="com">有质感的一档节目,感谢!是时候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是有多长时间没有用笔来整理自己的思绪了!是该好好学会记录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动、学会表达心底的每一份感激、学会如何用一颗“会爱、懂爱”的心来度过有涯之年了!!! < class="com">纯正的清流却冠以毫无遮掩、充满铜臭的“贷”字,以及大量的口播,真的很违和很闹心很烦人。有心减一星却无论如何都舍不得。看在读信的各位老师身边还没有放广告物品,就给五星吧。以后看精简版的好了。 < class="com">啊啊啊梁文道许子东!!五星给你!!!嘉宾的默契很重要两人接话都很自然第一季女教授很显然不能和许子东get到同样讨论的点可以吐槽下广告吗就肯豆还顺眼些 < class="com">第二季全面升级,解读嘉宾邀请了我很喜欢的许子东和梁文道老师。第一期主题生死,读信人周迅,李立群,赵立新,归亚蕾,黄志忠,自诩高冷人设的我频频泪目。 < class="com">陈难,吴三桂,震撼而自愧。儿子与母亲,点点滴滴滴滴点点的不舍与不舍,很让人懂得要去珍惜。最后,旁观嘉宾违和,解说稍少,念信的人情感代入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