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战争电影
主演: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斯洛博丹·佩罗维奇 鲍里斯·德沃尔尼克
导演:哈伊鲁丁·克尔瓦瓦茨
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年代:未知
简介: 1944年,德军投入重兵守卫南斯拉夫境内的一座大桥,党卫军上校霍夫曼博士处心积虑防止南游击队的攻击。同一时间,游击队少校“老虎”(Velimir 'Bata' Zivojinovic 饰)接到上级命令:为阻止德军汇合,必须在七天之内找到建桥工程师将桥炸毁。老虎与老战友——爆破专家扎瓦多尼(Boris Dvornik 饰)以及他的助手班比诺、沉默寡言的战士狄希、曾参与建桥的游击队员曼纳,组成了一支行动小队。老虎从盖世太保手中救出工程师,在接近大桥的过程中与德国护卫军队发生激战,有游击队员与联络员牺牲了,但也有新的力量补充进来。在破解了德军的间谍渗入之后,游击队员们终于将大桥炸毁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电影
主演:瓦列留·安德留察 鲍里斯·卡莫尔津 谢尔盖·科列索夫 GeorgiyD
导演:谢尔盖·洛兹尼察
语言:乌克兰语
年代:未知
简介: 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昔日曾是蘇聯工業重鎮,如今則成了超大型的戰爭片場。前一秒還在梳妝打扮、談笑排演,下一秒已是怵目驚心、滿目瘡痍的爆炸血案。是政府一手導演的戲碼?還是戰爭的日常?斯拉夫黑暗大陸,黑心貪官在醫院和難民收容所狐假虎威、中傷抹黑,國難財一起發,樣板戲齊套招,邪惡樣樣都來,就是沒有人為子彈流淚。改編自2014至2015年間的真實事件,紀錄片出身的烏克蘭導演瑟蓋洛茲尼察,以手持鏡頭穿梭蠻荒地帶,虛實交錯地呈現2014年大選後烏克蘭內戰前線的荒謬景況,見證親俄派分離主義者與烏克蘭政府軍「激烈」交鋒實況。 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一种关注大奖(提名)谢尔盖·洛兹尼察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导演谢尔盖·洛兹尼察 顿巴斯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洛茲尼薩搞了這麼一部有毒(獨)的偽紀錄片(其實也算是對抗假新聞的另類方法)。電影所呈現的戰爭的非線性和群眾的非理性應該是比較到位的。之前看了俄國紀錄片《Chechen》,裡頭呈現的頓巴斯地區的狀態跟這片還是比較吻合。要是KiraMuratova還在世,感覺她也會拍一部這個題材的電影。Kira的御用演員的NatalyaBuzko還在片子里出演,實在恍如隔世。另外,電影淡化了主角,匆匆忙忙地將鏡頭轉到另一個現場,很有意思。還有,片子里那個“新俄羅斯聯邦”已經解散了。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又自己玩自己的了。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可能是上一部实在不够出彩,还在现场看到快要瞌睡;这部被“降级”的作品意外融合了不少真实问题的观察和有趣的看点:嘟囔着的演员、瞬间失控的婚礼、重复三次的访问、不曾跑掉的幽默和摇摇欲坠的体系,一副生动的社会画像就此展开。(对我来说,这可能是个“KFK-ty e”的故事;似乎一切都那么的真实,又有那么几秒在怀疑它因为过分怪诞与“这是电影”的提醒,开始不再纠结)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不是想像中的故事,但拍攝手法及場面調度出色,虛假哄騙借助電視報章欺騙市民是俄國慣常做法,在親俄邊境的烏克蘭實不奇怪,此片看似荒誕誇張惹笑,實質是一幕幕無恥橫蠻的勾當,生於此國度蠢人是蠻合適的,整片在腦中只出現了愚民樂三字,當中很多角色對話場面安排也令人細思,特別是首尾呼應的安排,相當有力的殘忍共業啟示,值一看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8.5分。看剧本的时候就觉得形式很不一样,想象这样一个宏观全景的黑色幽默会如何呈现。长镜头、冷峻、赤裸裸的、疯癫的、纪录似的、荒诞剧的。无意识的棋子。奇异的反差令人发笑。戛纳一种关注最佳导演奖。导演出现现场,有一双很神奇的眼睛(略微奇异的眼白和瞳孔),本身就有荒诞感。观影于TIFF。2018/09/20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毕竟拍的是顿巴斯、顿涅兹克,而且假装以墙上苍蝇的长镜头视角,也就没了太多乌克兰那边的立场。不站队不代表没态度,军政府没收私车、街头批斗“顿奸”、办公室官僚程序和又红又专的婚礼,都能看出一定反俄立场。当然,我们不可能知道如果把战时顿涅兹克若干年的全城监控调出来剪辑,会不会也呈现同样一番荒诞戏剧面貌。 < class="com">单从整体概念,半架空背景言说俄乌矛盾背后不同阶级的相同内心疯魔,戏内手持拍摄节目等形式,都是上乘品相之选。但洛兹尼萨骨子里的政治偏向再度毁了他的影片,对统治阶级和武装组织阴谋论的构想,近乎霸凌般强压观众认可他的观点,手法之强硬,好似他才是片中那些最令人唾弃的人。 < class="com">开头和结尾的呼应有意思;而手持摄影,换成记录者视角的段落,都带来相当大的代入感。总体是一幅形散神不散的全景描绘,政治核心串联每个黑色喜剧,还精心设计一些机灵抖的让人寒心。无奈转场过多,无法更深挖掘,最后还略显拖沓,将广度换成深度和更有机紧凑的联合会更好。 < class="com">#Cannes71#洛兹尼萨这水平也就是街头活报剧。政治先行到赤膊上阵了。尽管不少段落都有不错的小聪明设计,但结构和剧作一塌糊涂。除了一头一尾两场戏拍得好极了,要是只有开头结尾就五星了……真的中间一百分钟全删掉都没啥影响。摄影竟然是OlegMutu。 < class="com">接管军队没人性,接管政府趁火打劫。非常乌克兰视角,lol。剧情荒诞黑色幽默,俄军对德国记者说你是法西斯,你不是你爷爷也是。俄族民众暴力把乌克兰志愿军绑柱子上羞辱,老太婆过来拿皮搋子?打他。。。什么鬼啊哈哈哈,太乌克兰了,魔幻现实。 < class="com">4/5—2018金馬影展/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導演獎/烏克蘭分裂內戰,導演以劇情片紀錄片綜合體詮釋烏克蘭危機,當現實如同劇情片荒謬時,是件好事嗎?荒誕/暴力/瘋狂/民粹/狂熱,看得痛快過癮,年度佳作。 < class="com">2.5MIFF2018@ForumTheatre开头结尾各给一星,中间那些段落,可能想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表达导演政治观点,但是最后呈现的效果是割裂的也是令人厌恶的,尤其暴民那一段,非常的不舒服 < class="com">电影真是镜像语言,尤其片中的一气呵成的镜头。街头批斗一场如同亲身经历,真实紧张但又感到荒谬,一场婚礼同样真实如同亲历,片头片尾呼应真不知那场是真那场是戏。片尾一场居高临下,一拍而成真是厉害。
备注:已完结
类型:泰剧
主演: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 Vladyslav Dmytrenko 鲍里斯·
导演:未知
语言:俄语
年代:未知
简介:关于普通学校教师成为乌克兰总统的政治喜剧。 他试图在没有“总统特权”的情况下过平凡生活,努力打造国家的新面貌,并与贪官污吏作斗争。
备注:已完结
类型:动作电影
主演: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SlobodanPerovic 鲍里斯·
导演:哈·克尔瓦瓦茨
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年代:未知
简介: 主演: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SlobodanPerovic/鲍里斯·德沃尔尼导演:哈·克尔瓦瓦茨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德语地区:南斯拉夫编剧:DjordjeLebovic/PredragGolubovic类型:动作/战争上映时间:1969-07-14(南斯拉夫) 别名:Most/SavageBridge用户标签:南斯拉夫,军事,战争,经典,南斯拉夫电影,老电影,1969,童年片长:105分钟imdb编号:tt0074921 1944年,德军投入重兵守卫南斯拉夫境内的一座大桥,党卫军上校霍夫曼博士处心积虑防止南游击队的攻击。同一时间,游击队少校“老虎”(Velimir'Bata'Zivojinovic饰)接到上级命令:为阻止德军汇合,必须在七天之内找到建桥工程师将桥炸毁。老虎与老战友——爆破专家扎瓦多尼(BorisDvornik饰)以及他的助手班比诺、沉默寡言的战士狄希、曾参与建桥的游击队员曼纳,组成了一支行动小队。老虎从盖世太保手中救出工程师,在接近大桥的过程中与德国护卫军队发生激战,有游击队员与联络员牺牲了,但也有新的力量补充进来。在破解了德军的间谍渗入之后,游击队员们终于将大桥炸毁。 桥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6/10。间谍牺牲特遣队为代价换取信任、语气和善讥讽的看手相盘问,被解救的霍夫曼带枪决战小分队,社会主义电影中罕见极具魅力的反派,沼泽地自己人炸死哀嚎救助的朋友和结尾双方发对桥发出同样的惋惜,其悲壮程度超越了一般将战争当儿戏的抗战剧,但意识形态要求工程师用牺牲拯救身为知识份子的灵魂。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南斯拉夫在上世纪60年代就能拍出如此高水平的谍战大片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本片绝对是一部闻名已久,但仅是初刷的经典影片。其营造悬念的水准绝对不逊于当今的所谓商业间谍大片。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本片的主题曲。你可能没看过本片,但你不可能不知道《啊朋友再见》。难忘台词:“可惜,真是一座好桥!”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因为主题曲才看的这部电影,没想到情节紧凑,情节曲折。就是。。电影里的德国兵怎么战斗力怎么和抗战神剧的日本兵一样,战斗力那么渣,90分钟电影,几百人只干掉了游击队的三个人。不过没想到最后的功臣其实还是工程师啊,毁灭了桥也毁灭了自己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再看一遍有点毁童年,主要是有些地方太夸张略刻意,比如工程师你为什么不跑着拉线呢,当然你内心很悲壮也有可能要走得悲壮一点。。其实双方套路都很深,如果德国这边有点诚意听人家那个国防军的来指挥说不定就保下来了。。黑党卫军是第一要务啊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与12年之前,在1957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桂河大桥》比起来,无论演员演技还是剧情深度,都逊色一些,《桥》讲的是事儿,《桂河大桥》讲的却是人。只是《桥》的配乐《啊朋友,再见》太经典了,给它拉了不少分。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有些老电影真不错。情节紧凑、一波三折。为了不让德国佬活捉自己的战友,亲手炸死了他。为了保住5000条人命,亲手炸掉自己心爱的桥。哎!让人心碎的选择,和平的代价。还有一首经典的歌曲"啊!朋友再见!"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即使作为“抗德神剧”,影片本身的质量还是平庸了一些,没有怀旧因素的话,剩下的亮点很少,叶莲娜的角色完全是鸡肋,纯粹为了反转而设,影片结局和《一代人》一比,高下立判。 < class="com">"不要怕,班比诺!""可惜了这是一座好桥!""啊!朋友!再见!"儿时感动于她的布尔维克式浪漫的英雄情怀,长大了则感慨于她与南斯拉夫现实里的分崩离析的对照。 < class="com">库斯图里卡镜头下的铁路和村庄,安德里奇笔下的桥,南斯拉夫荒凉中满是生机的景色之迷人,那是我梦中游荡的地方啊!“再见啊朋友”一出来,就哭了… < class="com">✔8.3/10小的时候总是不敢看班兵诺在芦苇丛里喊着扎瓦多尼扎瓦多尼扔了炸药...第一部国外战争片(1994年或1995年初次观影) < class="com">主旋律动作片男主要是罗伯特雷德福就是一好莱坞制作南斯拉夫在六十年代就知道在红色叙事中揉进商业元素怪不得会培养出库斯图里卡 < class="com">除了整体音响基本就是个抗战神剧的打法……50年后一个从小听着父母哼啊朋友再见的90后在观看了电视上的译制片后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