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电影
主演:东明相 杨丽音 吴念真 许效舜 黄健和 张惠春 洪流 胡德夫
导演:陈怀恩
语言:汉语普通话 闽南语
年代:未知
简介: 大学就要毕业的明相骑上自行车,独自一人展开七天六夜的单车环岛旅程。逆时针的环岛路线,东岸到西的逆风行,一路所遇见的人与景,交织相扣,谱出生命的和弦。 他遇到了藉由影像制造梦想的工作者,专心一意的,想将太平洋的风捕捉入镜;在花莲海边遇见来自立陶宛的年轻女孩,她说她的国家没有山……;旅程中寂寞的时候,他在海边弹着吉他,伴着月色和海潮声,以大地为床,就地而眠;肚子饿的时候,和租游览车一边抗议工厂倒闭一边旅游的工厂女工分享便当;疲累的时候,他停驻外公外婆家,一声“阿公阿嬷”唤起许多人的童年往事和遗忘已久的血肉亲情…… 回到高雄,旅程结束,回忆却正要开始。12段精彩的偶遇,是明相难以忘怀的生命滋味。停好一路相随的单车,打开电脑,拿起吉他,明相轻轻地弹奏起属于他的生命练习曲。 从第一天晚上说起,明相在太麻里的海边扎营,练习弹吉他,虽然他是个听障者,但依旧对声音有着无比的兴趣。 次日清晨,他沿着台11线走,遇到来东海岸拍摄MV的一群人,他们记录下明相骑车的片段。而后,明相在北回归线地标处休息时,认识一名要去花莲看母亲的单车骑士,当晚明相住在骑士母亲家,他感受到这是个拆散的家庭,骑士母亲有着淡淡的哀愁。 次日明相挑战以艰困著名的苏花公路,吃尽苦头,在中途汉本车站,遇到一名立陶宛女孩,独自旅行,女孩错过了去花莲的普通车,在明相的协助下,先北走再南下。也许因为语言不通,两人用笔谈,对于听障者而言,反而轻松自在。 第四天的北海岸之旅,投宿位于海边的国小,感受到即将退休刘老师的照顾与鼓励。想弹吉他给老师听时,弦却断了。 第五天,他沿着西岸,由北往南走,这儿上演着社会的变迁,一群失业女工在无奈中的喘息,藉着抗争租来的游览车,顺便旅游。同理喷画的少年的心情,交换各自工具,喷画、弹吉他,宣泄年轻的狂放。 顺道去看看阿公阿妈,用过往不同的方式回到老家,明相读到过去家人的遭遇,那段因明相听障,全家陷入苦闷的历史。 而当下街坊邻居谈论最重要的话题,就是年度大事,白沙屯妈祖绕境。 次日清晨,祖孙二人骑着铁马,参加庙会盛事。 最后一天的旅程,不如想像中的顺利,他的老捷安特,在荒芜的飞沙,爆胎了。也许承蒙妈祖的庇荫,适时出现一名也在骑车环岛的中年男人,因着他的帮助,让明相得以完成旅行。而两人短暂的同行,也令男子忆起:与已故同窗相偕骑车的美好时光。 候鸟返家,台西落日,预告了旅行终将结束。回到宿舍,收到MV拍摄小组,记录明相的片段。修好吉他,弹着练习曲,回忆这七天的旅行。 第一天,他踩着南台湾沿岸美景到了台东,在太麻里,明相悄悄地发现,一位老人一生情感的纪录。胡德夫海边演唱《太平洋的风》,奏起这个故事旅行的开场。 故事继续…… 练习曲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环岛旅行中真正在旅行的是心灵而不是双脚。生活在物质文明里的现代人正在去往便捷生活的路上,而我们的主人公却凭一己之力捲起了太平洋的风。尽管以梦为马的单车与历史的车轮时速不同,但命中注定的那些人终究还是在同一条公路的不同拐角处相遇了。说明在时代迁徙的过程中,那股巨大的牵引力并不能彻底将人与人的距离拉远。我们在这场属于一个人的远行之初发现了每一个人背后的孤独,也在中途体味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联。或许我们都是这座《悲情城市》里的男主角:听不清世界的声音,也道不明自己的感受。但弹着《练习曲》的吉他却把人生那些悲喜交集的话说了出来,一双观照人情冷暖的眼睛最终聆听到了世界的心情。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练习曲》单车环台湾岛日志,太平洋的风,一直吹。想起大理洱海边骑行杭州环西湖两圈真是惬意。最近看的骑行电影都挺好的。“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自的旅行,即使有人相伴,终究会各分东西。”音乐,是听觉上的安全感。”立即去做想做的事吧20130608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本来自行车环岛就够吸引我们这些户外爱好者了,加上主角特殊身份还表现出来的勇气让人敬佩,我也时常在路上碰见很多骑行者,我会想象他们一路的艰辛坎坷也有风景美丽,本剧环岛一路带给我们很多新奇遇见很多困难和美好,我想这就是道理,下定勇气去走也行艰难但总有幸运美好的故事遇见,这就是人生吧。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虽然我几乎完全不记得电影讲了什么,但我记得的是它几乎是我那些年懵懂无知的真实写照,这是每个人必经的年龄段,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这样单纯的感动,不为任何人任何事,只是因为这样的格调,那时候的台湾电影有很多小清新,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那时这是少不经事的幸福,更是我的青春回忆。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通过一个人或者两三人的旅途,讲述沿途风景,当下状况,各种小故事,是个古老而保险的套路。这个套路要拍砸很难,要拍出花儿来也很难。《内布拉斯加》《史崔特先生的故事》是这种类型里的翘楚。《练习曲》有噱头,故事的真诚和刻意,演员们的自然和做作,都是布朗运动式呈现。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台湾旖旎的环岛风光成为了电影《练习曲》让人迷醉的美,陈怀恩在这部作品中所展现的单车旅途更充满了台湾电影惯以的清新风格,而这一切所升华的关乎“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简单纯粹的梦想,使人在沉醉于这光影之美的同时,也对这样的梦想充满了油然而生的神往。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好喜欢好喜欢啊,最后听着胡德夫唱着太平洋的风,阿明一路走来相遇的人一个个挥手告别真的泪目。人活一世,不过天地一沙鸥。虽然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将来再也不会做了。但…但……那些说不出口的话,那些没有完成的约定,就说给自己听,做给自己看吧。 < class="com">没有一般的电影那般高潮迭起,没有一般的旅行电影那样的惊险丛生,只是安静的,简单的走着,简单的遇见,简单的离开,就算跟年迈的阿公阿妈离别,也是红着眼眶,右手在眼角轻轻一抹。路,又远又长,熙熙攘攘的人群后,继续安静简单的行走。 < class="com">有点像一个人的朝圣或者反过来但是好像没有太多的力量在里面每天发生一万遍的平凡小事看着太平淡了索性配乐很棒有很棒的指弹不过男主的说话方式真是让人难受啊而且为什么没有吉他solo!期待了很久!这电影想骗我去台湾骑车! < class="com">去流浪,你会认识更多的人,遇到更多的事,发现更多的物,虽然你知道这些都只不过是你人生路上的一个又一个的插曲,但你却从未有过任何一个时刻像现在这样拥有归属感,或许也正因如此,你才开始真正地了解和感受到了人生的意义。 < class="com">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自的旅行,即使有人相伴,终究会各分东西。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山一程,水一程,风轻水盈,云淡柳青,人生聚散如浮萍,往事犹有笑语频。啊,太平洋的风。。。 < class="com">10年前看的片子,因为某个原因今天又刷一遍。从来不从专业角度去给星,而只是它带给我的感受。有人评价“一贯台湾式的做作”,而我的感受相反,丝毫没有,只是很真诚的拍摄而已,有点半记录片的感觉。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电影
主演:罗曼菲
导演:陈怀恩
语言:汉语普通
年代:未知
简介: 罗曼菲,自大学时期翩然起舞、赴纽约学习现代舞、返台于舞蹈系培育提拔年轻舞者、担任云门舞集二总监、以迄学生布拉瑞扬在台东设立舞团。她的现代舞独树一帜,桃李天下、处处舞踏,「为了让多一点人跳,她为学生创作了多支大型舞作」。病痛临终她仍在彩排最后一支舞作,既是白蛇也是黑天鹅,一袭舞衣从黑褪淡至灰;当年一鸣惊人的《挽歌》里,她已永恒独舞,旋转不止。继两部文学纪录片之后,陈怀恩执导了此部舞蹈纪录片,呈现其对罗曼菲这位早逝的台湾舞者的不舍与呼唤,诉说她文学出身、翩然旋舞的一生。 第19届台北电影节台北电影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曼菲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私心给五星。对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舞者/编舞是充满了无限的敬畏的,这种外文系出身也体现在了她的编排、动作的理解之上吧,“她的动作不只是动作,还有动作背后的意涵。”P.S.在片中看到了年轻的布拉瑞扬,真的好帅。台湾作为一片现代舞的传播地,总有一天要自己去亲身体会一趟。P.S.2,在其中一位老师家中看到了《海上花》的海报被框起来,一下子触了电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很感动,4.5星,多给半颗表示敬意和拉分。临时决定来的,想不到赶上了导演陈怀恩活动场,感觉赚到了!剪辑清晰不沉闷。8th北影节D15-13.三里屯美嘉5号厅。柜台打票小哥真笨差点儿害我不能按时进来。这场迟到人太多!还自拍、还开闪光!鄙视!据说北师大服装学院来了一帮学生估计安排的。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北京电影节展映】台湾舞蹈家、云门2创团艺术总监罗曼菲传记纪录片。主人公已去世多年,如何处理素材和访谈是导演的难题。成片以访谈曼菲生前友人为主,以低画质的曼菲生前舞蹈录像带为辅。后者成为全片重要的点睛之笔,很是动人。而前者的剪辑选择有些泛滥,最后很散很拖沓。有几处很催泪。三星半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第一次是罗大佑的《舞女》,知罗曼菲,想这首歌的词与调,罗当时是依照《挽歌》写的吧。第二次是《生活月刊》曾轰轰烈烈地发过云门舞集专刊,林怀民的《江湖岁月》自然绕不过罗曼菲,惊异罗曾与世上最帅光头尤伯·连纳(《真假公主》男主)合作过,而光头1985年也死于肺癌。后半部情绪都起来了。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北影节知道罗曼菲源于蔡康永提起她在离别前有情大家一起参加舞会和她告白加上对云门的好奇以及最近的舞者情节还是去看了一生献给舞蹈的人用身体去表达情绪难得远超过语言特别还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新舞者的部分有些冗长开篇结尾是亮点映后导演说不知道为什么拍了这部片莫名其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肢体动作怎么可以这样美,简简单单踏步旋转,弯身扭动,看的人都能感受到行云流水的般自由舒畅。跟随屏幕,内心不知不觉也变得优雅。要找她的作品好好欣赏。特别是《女人心事•弗里达》,《喜宴之后》,虽然目前最喜欢的片段都是舞者在舞台以外的地方随心所欲的舞蹈。身后所有人一致称颂,太难得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第一次知道罗曼菲,源于蔡康永在《奇葩说》讲到他有一个舞蹈家朋友将生命与死亡比喻成Party与提前退场的客人,那位舞蹈家就是罗曼菲。从最精神百倍的状态到生命慢慢消亡的历程,罗曼菲绝大多数时候都笑靥春风,用心提携后辈,善待友人。所以片里所有人物讲起她来都会心一笑。 < class="com">“舞蹈其实是最早出现的。但又是最难被理解的。人没了它就没了很脆弱…”到最后才感觉看的不是舞蹈是人生正如曼菲说有的人提前离开了 arty想送你一支玫瑰给热烈爱着舞蹈的美丽的你。生命如此美好脆弱?? < class="com">节奏很舒缓,并不刻板,就像舞者的吐纳伸展,韵律起伏。曼菲美的让人难忘(确是五官身体姿态性格皆美),于是上帝嫉妒了。比怀念她更好看的,是片中舞者群像,与师承。那个时代所赋予的,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的那一群人。 < class="com">多麼重要的一個人。舞者真是很美的生物。略提到同年也離開了的伍國柱,看過他的舞沒想到一個畫面就想起來。皮娜也走了。許芳宜有出現在照片,鄭宗龍接下來要掌管雲門,林懷民退休。好像一個江湖。MOD < class="com">看到她跳的挽歌了,不断地转啊转啊转~~感觉真棒!林怀民编舞。片中有很多林怀民和云门的信息。。多年前在蔡明亮的短片《自转》(《台北异想》)里看陆奕静跳的罗曼菲舞蹈。蔡导似乎也转了几圈呢。 < class="com">病中双人舞那一段特别感动。以曼菲为线索,回顾台湾现代舞发展过程以及当下现代舞圈子的群像,很用心。这部纪录片让我想起以前一篇写台湾现代诗圈子的文章,台湾艺术圈让华人艺术还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