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电影
主演:SirjaLuomaniemi ThereseAlshammar 艾琳
导演:P.V.Lehtinen
语言:芬兰语 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 主演:SirjaLuomaniemi/ThereseAlshammar/艾琳娜·里导演:P.V.Lehtinen语言:芬兰语/英语地区:芬兰编剧:P.V.Lehtinen类型:纪录片/短片/运动上映时间:2004-10-29 别名:Krooli用户标签:欧洲,短片,纪实,黑白片长:Finland:26分钟imdb编号:tt0439661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电影
主演:MohammedHaithem SuleimanMahmoud
导演:JamesLongley
语言:库尔德语 阿拉伯语
年代:未知
简介: 主演:MohammedHaithem/SuleimanMahmou导演:JamesLongley语言:库尔德语/阿拉伯语地区:美国编剧:类型:纪录片/战争上映时间:2006-09-03 别名:破碎伊拉克用户标签:纪录片,伊拉克,战争,美国,美国电影,政治,Documentary,纪实片长:94分钟imdb编号:tt0492466 以“三部曲”形式描绘美军占领后的伊拉克的社会实态。第一部以逊尼派居住区的少年为观察对象,第二部的视点则切换为什叶派的神职人员,第三部旨在展示库尔德牧人的生活境况。影片虽在返美后完成最终剪辑,但为保持原汁原味,完全留存了伊拉克的现场拾音。在此基础上辅以细腻的映像、巧妙的剪辑,高超的完成度叹为观止。难怪本作于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纪录片竞赛部门连中三元——最佳导演、剪辑、摄影奖。 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JohnSinno / JamesLongley 伊拉克碎片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单从第一段教育和孩子的生存状态就提现战后重建困难重重,第二段政治集会暴力社会舆论宗教仪式有些看头,但是没有叙事主线的纪录片很容易让人过度分析。萨达姆时代值得追问。三处碎片结尾的长镜头不错。电视上的布什提醒我已经整整过去十年的AbuGhraib虐囚事件。另外感觉库尔德语真心比阿拉伯语悦耳。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很匠气的东西,内容的设计感太强了,目的性强烈的旁白从孩子嘴里说出来,这种洗脑式的纪录片做法太容易左右观众情感了。好在的导演站在人性的立场上,控诉战争带来的恐惧和创伤,这倒是世界大同的价值观。不论伊拉克战争双方的对错问题,结局都是用平民百姓的牺牲受难来满足当局者的私心。★★★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他们说,摔跤的时候真主总是会向着获胜的一边。穆罕默德说过,我毫无所求。他说,生命就如房子一般,空而无物。有门两扇,进入一扇,出去一扇。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两个人摔交时,真主会站在哪一边?真主会站在获胜的那一边。战后伊拉克人民的真实生活,库尔德那个小乡村,宁静,但人的心灵却并不平静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教育-战乱-教育.'教育'才能变得有知(而非洗脑),信仰使人凝聚却以群分.贫穷却比道德沦丧,物欲纵流来得高尚.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风暴中心的伊拉克。美国人赶走了萨达姆,却又带来了100个萨达姆。国家前途犹如影片结尾一样,迷茫而充满未知。 < class="com">一个破碎的国家嫁接式的西化民主的尝试原教旨主义教派争端民族对立鬼知道明天的伊拉克是什么样 < class="com">我想開飛機,去見識一下美麗漂亮的地方,不是伊拉克,而是漂亮的地方。 < class="com">这是一个满目疮痍的伊拉克,上帝要使其灭亡,必定会先让其疯狂~~ < class="com">伊拉克碎片IraqinFragments(2006) < class="com">一切的肮脏混乱无序不都是暴政独裁产生的恶果吗? < class="com">战争过后最后倒霉的还是贫民百姓!愿真主保佑他们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电影
主演:JeremyClarkson RichardHammond James
语言:内详
年代:未知
简介: 主演:JeremyClarkson/RichardHammond/JamesMa导演:NigelSim kiss语言:地区:英国编剧:类型:喜剧/纪录片/冒险上映时间:2007-07-25 别名:用户标签:BBC,To Gear,英国,纪录片,跑车,2007,英剧,詹姆斯·梅片长:64minimdb编号:tt1070690 TheteamheadtotheNorthPolebycar-somethingneverbeforeattem tedandsomethingtheyweregoingtoattem tbytwodifferentmethods.Oneteamcom osedofJezza(JeremyClarkson)andCa tainSlow(JamesMay)inthecarandtheotherteambeingHamster(RichardHammond),MattieMcNair(oneoftheworld'sleadingsled-dogex lorersandracers)and10huskiedogs. Thecar(ofcourse)wasaToyotaHiluxkittedoutwith"CubanWheels"(asJeremycalledthem),heavydutysus ension,atoughenedsum -guardandheavy-dutyfog-lam s(whichturnedouttobeasusefulasCa tainSlowattem tingaland-s eedrecord).ThedogsinsistedonurinatingonHammondandfightingamongstthemselves,butweredefinitelyu tothejob. Eachteamwouldraceeachotherbutbeforetheybegan,theguysweresenttoacoldweathertrainingcam togivethemanideaofwhatthey'dbefacing.Adoctortoldthemwhatwouldha eniftheyforgottosealtheirtrousersandhowtogotothetoiletwithouta olarbeargivingthembotherbuttheguysweren'ttakinghimseriously.ThenextdayJeremytaughtHammondhowtoski(des iteHamster'scriesoffear)andamanfromtheBritishSASwithadistortedfaceshowedJeremyhowcolditcouldbeifhefellthroughaholeintheice.Still,theTo Gearcrewweren'ttakingthedangersseriouslysolegendaryex lorerSirRanul hFienneswasbroughtintodemonstratehowdangerousthisregioncouldbe. Eventuallythough,theywereoff.Withaco ioussu lyofgin,JezzaandSlowblitzedtheo engroundNorthofCam ResoluteandleftHamsterintheir owderedsnowin ursuitofthe ole.Hammondwasthetortoiseinthisraceandfellfromhisdog-sledwithalarmingregularity.Thiswasuntiltheyreachedthelegendary'boulder-fields'-hugelum sofsnowandicethatwouldleaveyouraveragesemi-detached ro ertycoweringintheirshadows.Astheicestartedtocrackbeneaththewheelsofthe icku -truck,theboysstartedtorealizethattheyshouldhave aidmoreattentiontothewarningstheyhadbeengivenbeforetheysetoff. WhatfollowedwasanadventurethatinvolvedIcelandicex erts,a"bum er-dum er",JamesMayshowingoffwitha um -actionshotgun,acrackedfuel-tank,brokenice,extremecold,kite-surfing,inflatingtyreswithex losivegas,Jeremyforgettingthatcoldmetalwillsticktoyourli s,a ointlessgameof"I-S y",andmoreexcitementthanyoucouldeverex ectfromyourevery-daye isodeoftheworld'smost o ularmotoringshow. 最高档极地特辑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从没有人开车到达北极点”,这一特辑告诉我们为什么。Jeremy在出发前信誓旦旦的宣称他会证明到达北极点是十分容易的一件事,很明显,他最后也意识到,在自然的面前,就算拥有了先进的装备,人类依然是微不足道的。To Gear的特辑从未让人失望过,这一辑依然。五星。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对jamesmay突然产生了敬意,至少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显露出绝望的神情,有点遗憾狗拉雪橇队最后没有赢~~~这一集真是异常的艰辛啊,鼹鼠真心累死了吧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主创实在是太拼了,汽车类节目直接拔高到极地探险,堵上伤残甚至死亡的风险。对于大开眼界的观者而言唯有致敬了。丰台的车是真牛逼。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我喜欢片尾字幕每个工作人员的名字前都加了SIR,其实这个特辑有点平淡的但真的太不容易了。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其实to gear的精髓我觉得是在s ecial里面,三个人产生的化学反应太强大了 < class="com">用生命拍特辑。片尾的每一个名字都配得上前面的Sir < class="com">妹子放风筝滑雪那段看呆了。不能再帅! < class="com">真的是用生命在拍电视剧。无比的致敬。 < class="com">没看过,不做评论,感觉不是我的菜 < class="com">几乎每集特辑都如此热血是怎么回事 < class="com">希望赢的那一队没有赢:( < class="com">这期真是用生命在拍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电影
主演:迈克尔·刚本 AdeleHammond AdeleHarlin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 《阿尔卑斯:自然的巨人》取材于约翰·哈林三世的《艾格峰之困:面对杀害我父亲的山》一书,片中除了展现瑞士秀美的自然风光外,还对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对欧洲气候的影响以及雪崩的形成和救援作了详尽说明。电影最大的亮点莫过于约翰·哈林三世的加盟出演。他的父亲约翰·哈林二世1966年在攀登艾格峰北壁垂直路线时因绳索断裂而遇难,40年后当电影再现艾格往事的时候,导演说服约翰·哈林三世来到艾格峰下,带着妻子和女儿去面对那座山。摄制组请他与瑞士登山夫妻Daniela/RobertJas er共同攀登了艾格北壁,深刻的理解父亲留给他的遗产,思考人与山之间该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观众可以欣赏到38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雄伟山峰,其中的一颗明珠就是世界上上镜率最高的马特宏峰。影片还再现了历史上人类首次攀登马特宏峰的场景。影片中还能体验到有“世界上最慢的快车”之称的舒适的全景观车厢——“冰川快车”。著名摇滚乐队皇后乐团为影片提供了背景音乐,使得该片气势磅礴,如史诗般壮丽 IMAX巨幕电影《阿尔卑斯:自然的巨人》是由两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MacGillivrayFreemanFilms公司制作,瑞士国家旅游局和Holcim共同支持拍摄的一部IMAX巨幕影片。影片去年夏季已在北美和欧洲公映,受到广大电影观众的喜爱。为了配合“2007瑞士阿尔卑斯山地旅游年”的宣传,让更多的中国观众了解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雄壮和蕴藏的丰富旅游资源,瑞士国家旅游局、瑞士驻华大使馆和瑞士Holcim北京代表处经过积极的努力和协调引进该片,并于年底分别在北京和上海针对媒体和旅行业界人士等举行看片会。 2007年11月15日,瑞士国家旅游局、瑞士驻华大使馆和瑞士Holcim北京代表处联合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IMAX巨幕电影《阿尔卑斯:自然的巨人》的首映式。北京的各主要媒体记者、旅行社高管和在京的部分瑞士人士共近400人应邀参加首映式并观看电影。瑞士旅游形象大使,著名企业家、登山人王石先生也将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年夏季成功登顶瑞士最高峰杜富尔峰的惊心动魄的经历。至此,为期一年的“2007瑞士阿尔卑斯山地旅游年”**落幕。 IMAX阿尔卑斯山自然的巨人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险峰待壮士,那山,就在那里。—海明威”。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纪录片,最狂野的梦,意志的考验,置身事外的我们看的胆战心惊,他们这些游走在生死边缘的登山者有着天空一样的大心脏,在山脚能听到路边的车笛声,但是他们却遥不可及,在想什么,恐惧吗,懊悔吗,这些肯定都有的,但是他们战胜了这些!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这是导演对其父亲40年前北壁坠崖的一种追忆。因为是IMAX拍摄,视效当然没的说。但其他方面它并不成功,对山的描述很不清晰——没有可视化的路线和山的细节,只是简短的提到“你知道,可能会发生雪崩”等。片子将主要精力放在登山者如何使用工具攀爬,而忽略了山的主体性,可惜。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没有惊险刺激肾上腺堆积的电影,纯纯道来的个人登山历程。从父亲引领入行,到最终在父亲倒下的山峰登顶成功。电影中无数次出现孩子,也算是一种一脉相承。出生成长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村庄,注定是现代登山运动的发源地。这里长大的孩子注定和登山有着紧密的联系,世世相传。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看得眼眶湿湿。人类与自然的每一次亲密接触,都是人类希望认识自然,挑战自己,与自然共生的过程。阿尔卑斯山像一把利剑竖立千年不倒,亲吻他的人,有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生命的年华,若能在自然中以最自然的自由落体状态结束,那也是一场美丽的事故。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要是没有阿尔卑斯超凡脱俗的风景、没有皇后乐队的配乐,这部片简直浅白无聊到了一句话可以说完的程度。人们总是喜欢给自己做的事情找各种理由,什么灵魂的伤痛童年的印记等等,其实只是执念罢了。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有一生的热爱是多么幸福,小时侯的愿望成长后去实现,而且这份热爱能感染着几代人。除了阿尔卑斯山的壮阔和震撼,瑞士的玻璃过山火车让我对此地的向往,还有,敬畏大自然。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原来阿尔卑斯连绵山脉居然如此俊美。片子很多航拍,尤其镜头的推进很令人震撼,Queen的配乐相当不错。不过最后那个直升机实在秒杀我了,果然是有钱人玩的游戏啊。 < class="com">在苦逼的14寸小屏幕上看这片子完全是...The.Al s.IMAX.Blu-ray.RE.720.X264.DTS.SiluHD.mkv < class="com">壮阔宜人的自然风景、丰沛的人文情感,以及皇后乐队主唱浩大的背景音乐,还有炫技的个人吉他SOLO,近期看过最顶级的纪录片。???? < class="com">瑞士山脚小火车,村庄。从马特宏到艾格。确实被艾格峰鳞次栉比的横切难倒,好在整个阿尔卑斯海拔较低。这也是为什么阿式攀登起源于此。 < class="com">效果真的不错,瑞士真是个好地方。不过影片并没有太过多讲述关于登山路线,细节,准备过程之类的细节,而是更多侧重于父子情上的羁绊。 < class="com">在55寸电视上看的,效果确实还是不错,尤其JohnHarlin摔下去的那一幕,太惊险了。老外对于极限运动方式确实不太一样。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电影
主演:哈莫尼·科林 Fenriz VargVikernes ØysteinA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 主演:哈莫尼·科林/Fenriz/VargVikernes/ØysteinAarseth/Hellhammer/PerOhlin/OlveEikemo/HaraldNævdal/BjarneMelgaard/BårdEithun/KristofferRygg/Fros导演:AaronAites/AudreyEwell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类型:纪录片/音乐上映时间:2008-10-31(美国) 别名:用户标签:纪录片,挪威,BlackMetal,音乐,摇滚,Documentary,美国,挪威电影片长:imdb编号:tt1014809 “黑色金属在九十年代遍地开花,也带来一股自杀与谋杀的怪像,许多教堂也遭到人为纵火,究竟黑色金属是什么?这部由AaronAites和AudreyEwell执导拍摄的纪录片,以许多充满魄力的惊人影像,详述黑色金属狂潮如何席卷欧陆,并在挪威造成震撼!AaronAites两人为拍摄本片更移居挪威数年,以最真实与亲密的镜头,记录下挪威重金属乐坛最活跃的时光。本片向我们介绍了神秘的挪威黑色金属音乐。” 直到光芒把我们带走电影网友评论:< class="com">本来是奔着Varg的颜看的结果看完觉得他是一个中二病自大狂而且坐了21年监狱一点也没因为杀了Euronymous而愧疚搜了他YouTube频道愈发觉得丫是一白人至上主义的种族歧视者意外的是喜欢上了Fenriz笑起来有虎牙腼腆可爱又真诚不能否认Varg的才华觉得mayhem和burzum比darkthrone好听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有点难过????可能真的只有在当时那个年代那个环境才真正能理解blackmetal理解他们,突然觉得历史上很多文化都是这样,音乐绘画具体的历史事件,只有在当时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精神和想要表达的东西吧,很多东西说失传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是这么觉得的,好伤感啊,要是能自由穿越时空多么好啊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一开头就是熟悉的曲子,里面每个乐队都像从记忆里跳出来。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身边全是一帮玩黑金属的哥们儿,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每天津津乐道着烧教堂,杀朋友,吃脑浆,冷脸歪嘴的。想来真是青少年的边缘狂欢啊。多多最喜欢Em eror。听说他长大以后就只听Regge了,被生活摧残得爱阳光了。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这部片可贵之处在于它及时将那些在广大乐迷看来仅在神砖里能接触到的神秘金属元老们,鲜活、亲切地展示了出来,而非Mayhem的euronymous、death的Chuck、Windir的Valfar那样最终留在历史和人们的想象中。建议接触过80末90初挪威原始黑作品后再看,感触更甚。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有点难过?可能真的只有在当时那个年代那个环境才真正能理解blackmetal理解他们,突然觉得历史上很多文化都是这样,音乐绘画具体的历史事件,只有在当时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精神和想要表达的东西吧,很多东西说失传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是这么觉得的,好伤感啊,要是能自由穿越时空多么好啊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他们说的那些话的确会让你思考到很多,但是实际作法就非常极端了…varg是个冷静到可怕的家伙呢。朋克喊着fvckyou的时候并没有fvckyou,死金吼着killyou的时候也没有整死你,但是当varg说要烧教堂的时候,他就真的这么做了。(危险动作,非专业人员请勿模仿) <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com">按照震撼程度这片够五星,但相信这片看多了肯定会有人想模仿,看看豆瓣上评价的人多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的啊,所以必须扣减。。。黑金属摇滚,玩到最后不是直到光芒把我们带走,而是直到警察把我们带走。杀人、自残、放火、自杀……相比国内地下摇滚吸毒那点事简直就是不值一提了。 < class="com">原来是这样,长久以来北欧就有反基督的传统,从天主教入侵并把维京神定为异端邪教的那天起,但不能说反对基督教就是摸不着头脑的撒旦教。像DARKTHRONE这类早期黑金乐队一定都是弘扬北欧原始文化而走上这条路,不过这群行动派杀人、自杀、烧教堂也是一点都不含糊的〜 < class="com">尽管早期的blackmetal确实很black……可那些杀过人烧过教堂的人,也得回归生活,在午夜的便利店门口徘徊……BM不应该作为所谓信仰存在,只是极端一些的表达,和怀疑人生怀疑社会的时候猛干一瓶二锅头猛吼一段卡拉OK也许也没有什么区别? < class="com">再看瓦哥的ins和油管我他妈笑死,出狱后可以说放弃黑金了,虽然秃了也还是挺可爱的。fenriz的柔亮黑发好好看惹,意外听到kingcrimson惊喜得开花而且科林也在,末尾fenriz说黑金就是他的isolation < class="com">黑金属就是一场闹剧,他们抵制麦当劳抵制基督教,然而Euronymous店里都是slayer,venom的布标。再回来看看varg和Fenriz英语都说的那么6,任何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 < class="com">1.介紹了早期黑金史上几次大事件,邏輯很清晰2.一直覺得瓦哥是黑金界的魯迅(調侃一下),我芬說的好:我關注的是音樂,而瓦哥關注的是政治3.我芬太帥了太帥了太帥了4.BGM很棒